沒用小知識-陌生人焦慮

雖然在家老是活蹦亂跳,而且也知道遇到熟悉的大人必須要打招呼,就算孩子在家練習時表現得再好,真的遇到要打招呼的狀態,還是會怯場,緊張的躲起來,不敢打招呼。

這其實是小孩自我保護的本能,看到陌生的臉孔會開啟大腦的辨識機制,好奇的注意陌生人的面孔,但腦袋中找不到符合的提件時,開始顯現出緊張、排斥的反應,或者是出現更強烈的情緒狀態,恐懼、退縮、逃避、哭泣的行為反應。

當孩子在社交場合,很難面對來自四面八方、排山倒海的壓力,爸媽通常會觀察到孩子焦慮、緊張、不安的狀況。這時孩子的餓小腦袋需要時間處理,但往往找不到適當的回應方式,就不小心當機了,或許就跟這件事有關。

怕生只是小孩腦袋開啟偵測,發現不熟悉的人入侵了安全領域,可以先問問家長小孩喜歡的遊戲,和小孩互動,表達對孩子的善意。給小孩時間熟悉,先保持距離互動,降低孩子的焦慮感。

分享你的喜愛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