寒假快過了一半,是不是每天沈浸在好玩的遊戲,選擇自己喜歡的餐點,快樂進入夢鄉,好好睡上一覺的天堂循環中度過,如此舒適愜意的時光固然舒適愜意,但孩子你還記得寒假有什麼事情要做嗎?
經歷半年的早起上學,回家寫作業複習功課的循環,有假期可以放鬆,難免會玩得更用力。
給看孩子寫作業心累的爸媽
要喚回全心玩樂的孩子,實在不是件簡單的事,但總不讓孩子把所有事都丟下,讓每件事都自由自在的發展下去,可預見的結局一定是混亂不堪,要怎麼才不會悲劇收場,爸媽、孩子可以這樣做。
這件事情一定是不容易,孩子聽到作業兩個字一定會有極大的反彈,或是出現直觀的情緒反應,肯定馬上版下臉,但總是要孩子把自身的任務完成,我們可以這麼做,可以調整孩子生活的步調,引導他們修正軌跡。

1.把作業變成玩的一部分
作業的形式很多種,完成的方法也是各有不同。除了學校規定的作業外,何不讓孩子把遊戲規劃加入作業選項,配合著喜歡的情境,安排喜歡的時間,完成自己的任務,不但可以開心玩,作業也會有進展。
2.實踐腦海中的創意
平常沒有的時間,被限制的框架,在放假期間都慢慢解開了。可以試著給孩子更多的自由和想像,把腦袋中的故事創造出來,把創意實體化,讓孩子學著把自己的創意實現,拼湊出美好的想像,在快樂的情境下,享受完成的任務的時光。
3.記錄下自己的成就
達成目標後除了享受當下的快樂外,還可以進一步的鼓勵孩子,嘗試用不同的方法將快樂的回憶保存下來。這時候要孩子請孩子拿起筆,將作品畫下來,又或嘗試把腦袋中的故事寫出來,變成睡前故事的素材,讓孩子重拾鉛筆,把學會的技能再次表現出來。
怎麼樣讓孩子可以玩得開心,也在假期間能順利完成父母交代的任務和自身工作,更是一大重點。